Microsoft Office is using an artificially complex XML schema as a lock-in tool (Score: 151+ in 8 hours)
Link: https://readhacker.news/s/6y3X3
Comments: https://readhacker.news/c/6y3X3
Jaime_哈伊枚: https://jandan.net/t/5954159
OO: 196 XX: 14
zjc: 其实有人在挖的,只不过挖出来的东西发不出来,发出来了也被删,被辟谣
OO: 87, XX: 1
蛋友24ca83be632e: 这些事根本不让传出去,几乎每天都有这种事,但是从来不报道,只有点口口相传,闹大了也就不了了之.
OO: 31, XX: 1
good4400: 现在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被不了了之,大家也变得不爱发声了
OO: 15, XX: 0
蛋友e63b64bec06ee: 铅水油罐车都是小问题,不报道
OO: 5, XX: 0
日本人喜欢计较自我意识,说别人自我意识高/过剩,然后自己说话的时候甚至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主语。
但越是有意识规避自我意识越是能从自我缺位的空洞中窥见自我的形状,像是一种悖论一样。
Shutting Down Clear Linux OS https://community.clearlinux.org/t/all-good-things-come-to-an-end-shutting-down-clear-linux-os/10716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为了就业而上学这事也不是到张雪峰时代才有。罗素1930年就叨念了。没记错的话,按甘阳的说法,二战之后美国为了容纳二战退役士兵搞的大学大扩招把整个古典主义的高等教育给砌了坟了。
我的看法跟他两老的看法(在学校教育这块)不太一致: 学校教什么属于也重要也不重要的一环,聚集一群不同背景的同学在一起整点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在我看来,现在(中小)学校最大的问题是整活空间缩小了。
#胡说八道
/channel/danteslimbo/5092
某派评论区蹦出来了个爹,做出了如下评述:
不能"陷入"自证,但既然是创作者/公众人物/自媒体人,那就也不能“完全不”自证,只是要注意“度”,注意自证的“对象”——是你的粉丝,是潜在粉丝或者受众,而不是冤枉你的人、不是习惯跟风落井下石见不得人好的阴暗鬼。
自证陷阱,是极端的一头,是让你把所有精力放入自证而没有了正常的生活工作,你失去了自我。
极端的另一头是完全放任不管别人的抹黑,变成了默认,那粉丝和受众也以为你确实黑,大家就都走了,你就真的凉了。
两种极端都不可取,你需要掌握平衡,让你的粉丝和潜在受众知道真相,漠视冤枉你的黑子
看了一眼低糖的维他奶,配料:白砂糖,果糖。
让我想起一个坑人的营销,无蔗糖的意思是除了蔗糖什么糖都给你加点,不信你们自己去超市的时候看看。
HeHeDa: https://jandan.net/t/5954068
OO: 114 XX: 3
盾构机高低浓甲烷剃腰: 不要跟我讲道理
你什么态度
难道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你看看人家
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我满血怎么就不能吃血了?离婚!
OO: 5, XX: 0
香菇菜鸡: https://jandan.net/t/5954080
OO: 190 XX: 4
晚上冲浪: “是故意还是不小心的?”“你吃没吃吧”
OO: 42, XX: 0
体育生: 我这里水质不错,之前还反对我爸妈装净水器,,现在看,确实有必要,谁也不知道水厂和中间管道会发生什么
OO: 28, XX: 0
风吹裤裆凉: 会员制供水
OO: 9, XX: 1
蛋友e600bfaebea80: @昵称不符合要求 除非连洗衣机和冲厕所那些都完全用过滤水,不然还是能察觉到,一般家庭用净水器只用来过滤喝的,其它直接用的
OO: 6, XX: 0
身边的人跟我抱怨,同事拿着明显就是 AI 生成的需求稿应付交差,甚至在开会的时候现场 AI Gen 东西出来应付。我是觉得这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且我个人倾向于对这种行为不容忍,属于那种只要被抓到一次就应该立刻被踢走的严重问题。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冰镇无糖雪碧一比一兑水是最好喝的饮料!
(我觉得我这两天不能出门不然可口派百事派七喜派和雪碧派都会冲出来拿刀捅我)
我还是想重复下这个视频中的论点。
蔗糖和HFCS的区别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大,的确,很多人都能尝出Mexican coke和American coke的区别,但很多人喝的所谓mexican coke都已经基本不含蔗糖了。
维基百科上面都有蔗糖“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的说法,这不是什么未解的科学之谜。在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分解掉可乐罐中的60%蔗糖只需要存放一个月。所以如果你要真的想确认下蔗糖和HFCS的区别,拿一个刚生产出来的,和在货架上放了半年的对比下就是了。
但实际上我们喝到嘴的可乐,绝大部分的蔗糖已经在存放过程中被分解了。如果要是还是秉持一个
“果糖有害所以用蔗糖”的说法,那前提是你能拿到生产之后不到1-2天的,冰镇储存的货源。
对于北美的各位来说,还有一个格外需要注意的,墨西哥只有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的玻璃罐可乐用的才是蔗糖,本地消费的可乐到底还是HFCS。所以下回也别拿着一个塑料灌可乐说事情。
具体为什么味道有差别,建议各位还是从别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