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頒新規 反制美國封殺
美國近年多次制裁中國企業及公民,中國商務部上周六發布及實施《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反制。新規指出,如果確認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存在不當域外適用情形,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發布不得承認、不得執行、不得遵守有關外國法律或措施的禁令。
可不承認外國經貿禁令
新規提出,倘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因外國法律,被禁止或限制其與第三國或地區開展正常經貿及相關活動,應在30日內向當局報告, 並可申請豁免遵守禁令;如果因外國法律的不當適用遭受損失,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在中國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當局強調,對違反如實報告義務和不遵守禁令的行為,將有相應處罰。
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在記者會上表示,出台《辦法》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長期有國家禁止中國人與有關國家間的經濟往來,並脅迫其他國家企業和個人停止相關經貿活動;不當域外適用的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對中國企業的正常經貿交往造成了不利影響,為保護中國公民及法人的合法權益,決定出台《辦法》。
商務部在會上引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立余指出,新規阻斷外國法律的不當域外適用,並非中國獨有,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制定阻斷立法,稱該法的制度設計與其他國家做法一致。
中國將建立由商務主管部門、發展改革部門等組成的工作機制,負責評估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的工作,會考慮有關的外國法律是否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可能影響等因素。
跨國企業陷兩難局面
過往美國發布針對中國企業及公民的制裁,跨國企業及銀行均會跟隨,例如終止與相關機構及個人的業務往來,終止或凍結銀行賬戶等。但在中國這新規下,如果中國當局日後發布禁止執行有關外國法律的禁令,跨國企業將面臨違反美國或中國法規的兩難局面。
彭博引述熟悉經濟制裁的律師Nicholas Turner預期,大部分企業繼續站於美國法律的一方,遵守美國制裁令的要求,因華府有強硬實行的往績;但部分在中國擁有生意利益的公司則要非常小心,須避免成為中國新規下的索賠目標。
BREAKING: Hyundai shares surged as much as 18%, the most intraday since 1988, after a report said the carmaker was in talks with Apple to cooperate on developing self-driving vehicles https://trib.al/LpOkef6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川普遭臉書刪片、推特凍結帳戶!美商業領袖建議趕下台 | 美總統認證衝突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5154360?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推特則首次直接封鎖川普帳號12小時。美國影響力最大商業組織之一的全國製造商協會(NAM)已呼籲副總統潘斯,考慮將川普趕下台。「應慎重考慮與內閣合作,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以保障民主。」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Value (US$mn, LHS) Deal count (#, RHS)
Please see analyst certifications, important disclosure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non-US analysts on
pages 6 to 11 of this report.
EQUITY RESEARCH
Hong Kong | Equity Strategy
This report is intended for song.yu@infocast.com.hk.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prohibited.
China and Hong K ong Index V aluat ions
Index 12M 12M 12M 12M
China (CSI 300) 13.7 1.60 15.2 2.34
Hong Kong (HSI) 13.5 1.40 17.3 2.32
Hong Kong (HSCEI) 12.9 1.62 14.7 2.06
Hong Kong (HSCI) 12.8 1.37 22.7 2.56
Hong Kong (HSTECH) 27.5 4.80 23.2 0.22
Hong Kong (Greater Bay HK) 15.2 0.99 24.2 3.42
Source: FactSet, Jefferies
P E (x) P B (x) EP SG (%) DY (%)
Upcoming (4Q2020) HSI Index Rebalance P review Summary
Recent Development Companies with WVR and/or secondary listing have become eligible since September 2020
The number of constituents have increased to 52 from 50 in December 2020.
The HSI has 50 constituents since 2012.
# of Constituents 52
Date of Annoucement February 2021
Date of Effective 5-Mar-2021
P otential A ddition(s)
Ticker/ Company Name P otential HSI W eight (%)
Estimated P assive Inflows
(US$mn)
Estimated R ebalance
Impact (# of days)
China R esources Beer (291 HK) 1.0 228 3.0
A li Health (241 HK) 0.8 180 1.2
P otential Deletion(s)
Ticker/ Company Name Current HSI W eight (%)
Estimated P assive
Outflows (US$mn)
Estimated R ebalance
Impact (# of days)
None N/ A N/ A N/ A
Source: HSIL, HKEx, Bloomberg, Jefferies
Det ails of Hang Seng Indexes Company Lt d (HSIL) Consult at ion P aper seek ing
mark et views on Composit ion of t he HSI
A rea of Enhancement P roposals
1. Expansion in industrial representation
Select constituents by industry group (e.g. consolidate the 12 industries into 6
groups); and based on a target coverage for each industry group (i.e. in terms of
market capitalisation, turnover etc.) to select. This is to ensure a more balanced
representation of industries within the market.
2. Enlargement in market coverage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nstituents to between 65 and 80. This is for point 1 abov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3. Prompt inclusion of sizeable new
listings
R emove the Minimum Listing History R equirement for Eligible Candidates. This move
will allow new listing to join the HSI on a timely basis. Earlier in October, the minimum listing history
rule was removed for the HSCEI. The HSTECH index does not have any minimum listing history
requirement.
4. R epresentation of Hong Kong
companies to remain intact
Maintain a certain number of constituents classified as Hong Kong Companies
(around 25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sustain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of
Hong Kong portion in the index.
5. Enrichment in constituent weighting
distribution
Lower the weighting cap of individual constituent from 10% to 8%; and align the
weighting cap of W VR and/ or secondary listed constituents with that of other HSI
constituents, i.e. 8%. This is to enhance the diversification effect of HSI by decreasing the
aggregate weighting of large constituents. The current weighting cap on Greater China secondarylisted or WVR constituents is set at 5%. Separately, 8% is the weighting cap for the HSTECH index and
10% for the HSCEI currently.
Source: Hang Seng Indexes Company Limited (HSIL), Jefferies
【Bitcoin】料比特幣價格將於明年初見頂 大好友考慮未來兩周內清倉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股樓投資 - D201229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839855/%E3%80%90Bitcoin%E3%80%91%E6%96%99%E6%AF%94%E7%89%B9%E5%B9%A3%E5%83%B9%E6%A0%BC%E5%B0%87%E6%96%BC%E6%98%8E%E5%B9%B4%E5%88%9D%E8%A6%8B%E9%A0%82%E3%80%80%E5%A4%A7%E5%A5%BD%E5%8F%8B%E8%80%83%E6%85%AE%E6%9C%AA%E4%BE%86%E5%85%A9%E5%91%A8%E5%85%A7%E6%B8%85%E5%80%89
2021年1月4日
專訪
鵬格斯傳統板塊配置三成
新經濟股兩極化 唱好滙控見60元
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環球股市波動, 市場「貪新忘舊」,一窩蜂追逐科技、醫療等新經濟股。鵬格斯資產管理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到,經濟復甦範圍今年將不再僅限於內地,新舊經濟股均會受惠,今年將配置約三成舊經濟股,當中較看好新地(00016)及滙控(00005)等,並料滙控有望升至60元,同時亦提醒新經濟股今年會「見真章」出現兩極化,未必如去年般全線上揚。
鵬格斯旗下的C基金去年回報可觀,截至12月30日,升幅達50.89%。其基金經理劉曉儀在訪問中表示,今年經濟復甦範圍將由內地擴展至全球,股市受結構性及周期性因素推動,新舊經濟股皆能得益,在這個大背景下,環球經濟復甦、香港走出谷底、中美關係改變及消費升級等主題均帶來投資機會。
樓價硬淨 新地秤高一線
劉曉儀認為,環球經濟復甦、通脹升溫及長短息差擴闊因素,將有利銀行股,較看好滙控;而香港最壞時間過去,雖然旅客未重臨,但可以說已見底,且樓價硬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與地產股價差距有望收窄,今年較多樓賣的新地可看高一線。
既然市場紛紛預期舊經濟股將迎來大反彈,甚至個別投行料恒指衝上三萬點,為何不索性大換倉?劉曉儀笑言,個別板塊今年僅是受周期性因素或低估值推動,上升動力可能一下子便完結,「難道整個投資組合因此扔走全部長線,而轉換成短線?」
鵬格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李浩德補充,今年將會配置約三成舊經濟股,並物色一些值得中長線持有的對象,例如有創新基因的公司。以傳統車企為例,要適應到環境變化,市場才會給予估值重估,否則盲炒舊經濟,會變成極短線操作。他說:「去年出現了4次至5次板塊輪動,每次僅維時一至兩星期,資金最終回歸新經濟。」
消費升級電動車續看俏
除了適度配置舊經濟股,鵬格斯續看好消費升級、電商、醫療健康及電動車板塊。李浩德解釋,現時內地年輕人消費偏好已經不同,「家人舊城拆遷已經賠樓,未必需要買樓,現時要找出他們在哪些地方消費,可能是電競、化妝品」,中概股嗶哩嗶哩一直是他的心水。
此外,中美關係改變,華為失去部分手機市場份額,為小米(01810)帶來機會,劉曉儀今年繼續看好小米,至於產業鏈「去美化」、本土品牌興起亦有投資機會,但中芯國際(00981)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A股相關股份市盈率動輒以百倍計,唯有在台股尋寶。李浩德提醒,以往同一賽道裏的新經濟股,股價均會一致向上,但隨着市場對其認知提高,料今年起將出現兩極化現象,「哪些企業能發展,盈利是否達標,市場會重估。」
採訪、撰文:張浚浩
MSCI踢走三大電訊股 北水狂掃
因應美國針對與軍方有關聯中國企業的投資禁令在1月11日生效,國際指數公司MSCI宣布,在周五(8日)收市後正式把三大中資電訊股中國移動(00941)、中國電信(00728)及中國聯通(00762)剔出指數,觸發追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須跟隨變動悉數沽貨,3隻電訊股周五捱沽,最多急瀉一成,成交激增至557億元。外資拋售之際,北水反其道而行大舉掃貨,中移動吸納過百億元北水,中電信和聯通分別錄逾10億元淨流入,3股收市跌幅顯著收窄到介乎0.9%至4.2%。
價挫一成後收窄 交投557億
MSCI在本港時間周五早上約5時發公告,決定把三大中資電訊股剔出MSCI多個指數,隨即在周五收市後生效,意味基金只得一個交易日調整持倉。以往交易員一般有數周時間為指數改動成份股作準備,今次顯得相當匆忙。
3股份在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MSCI ACWI IMI)的權重為0.07%,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的權重為0.81%,至於MSCI新興市場可投資市場指數(MSCI EM IMI)的權重則為0.5%。
其他國際指數公司也有相同舉動,富時羅素宣布會從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GEIS)等指數,剔除3隻中資電訊商,下周一(11日)開市時生效。標普道瓊公布,由下周二(12日)開市起,從各指數中移除該3隻股份。紐交所會在下周一美國東岸時間凌晨4時停止3隻中資電訊股的美國存託股票(ADS)交易,之後會被除牌。惟3股份ADS周五表現靠穩。
指數基金被動調整急掟貨
由於事出突然,追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急忙調整持倉,3股成交激增。彭博數據顯示,3股在周五單日成交量較過去3個月日均水平增加至少7倍。中移動周五曾挫9.9%,收市跌4.2%,報41.5元,成交441億元,為全日最活躍港股,亦是歷來第二大單日成交;中電信一度瀉10.3%,收報1.96元,下滑3.4%,成交額60億元;聯通最多下插11.2%,收市跌幅收窄至0.9%,報4.41元,成交額56億元。
港股通百億買中移 增1.7倍
雖然基金急售,北水卻愈跌愈撈,經「港股通」於周五淨買入中移動111.3億元,較周四的40.1億元淨買入,激增1.7倍。聯通和中電信分別吸納13.9億元和14.4億元北水,全部登上「港股通」十大活躍股份之列。
富瑞電訊及電訊設備研究主管李裕生認為,被動型基金完成調整後,三大中資電訊股再大跌空間有限。他解釋,美國的主動型基金早前已逐步減持,消化了部分沽壓,由於事件不影響中資電訊商的基本面,內地電訊業前景正改善,會吸引非美國投資者趁低掃貨。
根據美國政府的投資禁令,美國個人及機構從1月11日起禁止買入被列入黑名單企業的證券,已有持倉須在11月11日之前賣出。李裕生相信,主動型基金不會等到禁令生效前才沽貨,否則會面臨定價風險,基金公司的合規部門一般會要求提前沽貨套現。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11月簽署行政命令後,3電訊股股價已累跌超過兩成。
據晨星統計,在晨星評級的美國主動型基金,持有中移動股票總額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目前持有中移動股票的基金數目已大減,由2018年1月多達30隻基金,到2020年只剩一半基金仍然持貨。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回應3電訊股被剔出國際指數時批評,美國行為短視且將損害美方利益。
中資電訊股紐交所除牌彈出彈入,MSCI富時剔出指數,三隻搏反彈點揀?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hong-zi-dian-gu-45954680?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utm_campaign=postshare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2021年1月8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拜登有助香港經濟吊命
這邊廂美國「撐侵」民兵團沸沸揚揚佔領華盛頓國會山莊,猶如荷里活電影的畫面震撼全世界,那邊廂華爾街股市沸沸揚揚續創新高,似乎對首都亂局視若無睹。正如筆者去年9月份〈美大選有結果就是好結果〉一文指出,市場早已預料今屆美國大選「亂過亂世佳人」,倘能得出明確結果,避免「總統鬧雙胞」甚至內戰局面,就屬萬幸。經過「國會淪陷」血的一幕,拜登獲正式確認為當選總統,特朗普諸般不忿亦終於同意「有序交接」政權;更令人意外是,民主黨夠票控制兩院,對美國經濟及股市屬好壞參半,但對香港就屬利好居多。
佐治亞州最後兩個參議院議席第二輪選舉,外界原本普遍認為選民基於「制衡考慮」,傾向支持共和黨(民主黨已確定控制眾議院),豈料根據最新點票結果,民主黨很大機會囊括兩席,意味着該黨不但奪得總統寶座,更將同時在參眾兩院佔多數票,未來4年的白宮和國會堪稱「一片藍」。
共和黨意外丟掉佐治亞州兩席,該黨不少人歸咎於特朗普最近兩個月不承認落敗的言行,包括鼓動其民兵團支持者造反,間接弄至「國會淪陷」,令很多相對中間派的選民反感,所以侵侵被黨友指摘「累街坊」。
儲局續泵水維持超低息
無論如何,拜登獲正式確認當選,特朗普昨天終於發表聲明同意「有序交接」(orderly transition)政權(儘管仍堅拒認輸),投資市場總算避過了worst scenario。不過投資界同樣不樂見民主黨獨攬兩院多數權,擔心該黨在未來4年會肆意派錢、增加福利,同時大幅加稅、加強監管科網公司,對市場構成不利影響。
當然,民主黨在參眾兩院均只有微弱優勢,加上美國在「特朗普亂世」及新冠疫情之後百廢待興,恢復元氣需時,預料該黨日後派錢紓困之餘,不太容易推進對經濟有負面影響的重大改革。
換句話說,美國在拜登執政下,可預計政府開支將進一步增加,卻難透過加稅同步開源,赤字及國債問題可能更趨嚴重,因此聯儲局繼續大力放水、維持超低息環境,似乎將無可避免(尤其候任財長耶倫曾經執掌聯儲局,被視為「鴿派女王」)。
大體而言,「拜登時代」對於美國經濟及美股算是好壞參半,一方面加稅、監管網企將對企業利潤有負面拖累,但「派錢」可為經濟帶來短暫刺激,「放水」則有助支撐資本市場估值。
香港面對全球化及基於「聯繫滙率」機制,美國政局的變化必帶來影響。一般認為,拜登入主白宮後,即使不太可能大幅改善對華關係,但起碼不會像特朗普那麼「神化」,中美關係短期內急劇惡化或失控的機會也相對較低。所以對中國(包括香港)經濟來說,「侵換登」至少算是中性偏利好,但長遠就說不準。
須留意的是,在聯滙機制下,香港受美元利率的牽引更加重大。好似本港樓市由2003年至2019年狂野飛漲,皆因這十多年本港經濟受惠於中國崛起(及「自由行」政策)而持續興旺,又因美國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放水令息率超低、資金泛濫,這就像一個「熱底人」再飲十全大補湯,補到流鼻血。
時移世易,未來幾年本港經濟難以樂觀,倘再遇上美國利率回升,就會變成2003至2019年之逆轉局面,猶如「寒底人」狂啪五石散,唔死一身潺。
美加稅政策對港影響微
根據「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理論,任何經濟體在資本自由流通、滙率穩定、獨立自主貨幣政策三者只可擇其二,香港作為外向型細小經濟體,透過聯滙機制選擇了「資本流通」和「滙率穩定」,卻放棄了「自主幣策」,無法因應自身經濟寒熱作出調理。若香港經濟盛衰跟美國大致同步,那還好,惟萬一背馳,便會出事,隨時「熱就熱死,凍就凍死」。
總的而言,「拜登時代」加稅政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相對間接,但低息政策之影響就非常直接,「埋單計數」大概屬利好居多。尤其未來幾年香港經濟要捱苦日子,超低息至少有「吊命」效果,包括為企業營運、股市、樓市帶來一定支撐,然而仍須配合政府盡量妥善施政,針對性地利民紓困、扶持經濟,香港才有望安渡低潮。
何柱國似乎惡運連連,一直想賣星島,過程多次傳出有買家,但至今未有聲氣。
「細劉」劉鑾鴻與何柱國份屬友好,「細劉」姪仔劉鳴煒又視何柱國為契爺。然而,早前「細劉」竟入稟高等法院,稱去年11月兌現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提供的1.5億元支票時彈票,何柱國一直未有支付該筆款項,最後決定入稟追數。入稟狀沒有披露追數之由,對一向重視面子的何柱國亦留有一手。事件成為富豪界茶餘飯後的話題,更有人估計何柱國過去幾年活躍於山東,兩者是否有關。不過,過去一直敢怒敢言的何柱國,一反常態,至今未有回應。
1.5億元,對於坐擁300億身家的何柱國可謂「散紙」。但何柱國過去資產多於美國,如於科羅拉多州有滑雪度假村收租,在紐約則有住宅,他阿爺「何伯」何英杰,早年在美股市場有巨額資產,現時市值已無從估算。
相反,在內地的投資卻滑鐵盧。本刊發現何柱國原來身為全國政協兼山東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早在2015年身體力行支持時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的金融大計,入股大搞金屬能源現貨買賣電子平台「齊魯商品交易中心」,當時不少內地媒體大肆報導,讚頌這位香港富豪投資內地的消息。結果樹倒猢猻散,郭樹清離開山東省後,平台現被指是詐騙大局,5年之間數百訴訟纏身,更被法院裁定商品中心要向用戶賠錢。何柱國雖然只是股東之一,但卻是當中最有頭有面,不少維權用戶大字標題,均衝著他而來。
任山東經濟顧問 出錢出力撐領導
自美國國會開始討論《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何柱國曾發表公開信「呼籲請國際社會,勿與惡同行」,力阻法案通過,但仍無力挽救香港有官員被外國制裁的局面。而他自己近來惡運連連,被細劉入稟的追數的他,在內地的投資亦出事。
作為全國政協的何柱國,亦同時是身兼山東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早於2013年,時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上任後急推出《關於加快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外界稱之為「金改22條」,曾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上場即著力發展山東經濟,其中一大舉動,則是推動現貨與期貨之間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專項政策,欲將山東從資源大省向金融強省發展。當時不少金融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其中一個「青島齊魯商品交易中心」,得到山東省及青島市政府支持,是山東的重點金融項目之一,聲稱以山東省的資源,提供白銀、銅及鋁等基本金屬類產品和原油、煤炭類等能源類產品,以及各類農產品,推出線上交易、線上支付、線下交收的現貨電子交易平台。
翻查資料,原來何柱國亦有投資這個平台。過去不時去山東的何柱國,據知每次出入山東都有一名山東女士跟出跟入。2014年,北京中匯銀泰投資有限公司投資400萬人民幣的「齊魯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後來,何柱國攜星島新聞集團行政總裁蕭世和及執行董事賈紅平等人到訪「齊魯商品」,據悉期間曾表示看好中國大宗商品產業金融未來,決定簽署入股協議,正式成為「齊魯商品」股東,以旗下北京新華在線出資55.55萬入股,持5%的股權。當時,內地多個媒體大肆讚頌「香港傳媒巨頭」何柱國入股「青島齊魯商品交易中心」。
據介紹,「齊魯商品交易中心」籌備團隊來自中國、香港及美國,管理層人員均有貴金屬、交易所、金融信息技術等背景。他們自稱總裁李珩迪及執行董事宮曉程,均具國內貴金屬交易所深厚的營運及管理經驗,其中宮曉程更稱曾任瑞士銀行投行部董事。而何柱國入股「齊魯商品交易中心」,是透過星島與新華社經濟信息社共同成立的北京新華在線持有。新華在線業務主要為開發收集、處理及分析輿情信息,其中「財經輿情監控系統」便得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多年使用。
平台屢爆騙局 內地網民:港商何柱國有份投資
食正國家政策,又有中港美的班底支持,理應起勢發展,不過本刊發現於網上搜尋「齊魯商品交易中心」伴隨着都是「投訴」、「騙局」等字眼,有網頁更大字標題鬧爆何柱國。記者亦發現有網民甚至到政府官方設立的網上官民對話平台「領導留言板」,上書現任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追討被騙的血汗錢,結果官方回覆指經調查後,建議受害者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起訴。
總括網上不少的受騙網民言論,記者發現其行騙手法類似現時的WhatsApp炒股群組,有專門為受害者向「齊魯」維權的組織整理出其行騙報局,先透過直播間或者社交軟件的交流群組個別接觸受害者,再拉入他們的群組,由自稱經濟學博士的「老師」配合假扮其他投資者的同夥,令受害者心動加入投資原油。詐騙團隊手法純熟,務求令受害者「先甜後苦」,先操縱市場令其小賺,再慫恿其加大投資金額,然後再次操縱令受害者虧損,陷入不斷追投,求回本的惡性循環,記者發現現時「齊魯」官網已經停用。
有曾上訪的受害人向傳媒表示,山東青島受害百姓近百萬人,因為在於前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提出的金融改革,要求發展介於期貨與現貨之間的交易模式平台,但是缺乏後期監管,助長騙局滋生,其亦被騙去30多萬存款。據資料顯示,由2014年起至今,「齊魯商品」被入稟高達283次,最近一次為去年年底,法院裁定被告「齊魯商品」要向原告市民歸還投資金額。據統計,「齊魯商品」被勒令歸還的金額達1,013萬,但只處理了近115.5萬的罰款,卻已同時被多個地區法院再立案裁定其不還錢。
何柱國向來實證自己「愛國商人」的身份,除了擁全國政協委員身份之外,是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董及北京大學名譽校董,亦為中企中石化獨立非執行董事。多年於中美之間左右逢源的何柱國,儘管表面愛國,「身體卻很誠實」,何氏一家在美發展,不過如今懂得「回頭是黨」,近年已逐漸靠攏中國,父子又上場暗撐袓國事業發展,惟雙雙滑鐵盧。早前有富豪被傳坐私人飛機被拒入境要原機折返,何柱國成為其中一個被傳聞的對象。今又有「細劉」劉鑾鴻入稟追債,加上星島賣盤恐成空,兒子何正德留港未歸美打理其創投生意,面對多方困局,脫身不易。
撰文:調查組
攝影:攝影組
Top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officials are considering resigning - CNNPolitics https://edition.cnn.com/2021/01/06/politics/national-security-adviser-resigns-trump-protest/index.html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特朗普煽動示威腰斬會議首都宵禁,舞弊指控輸光喬治亞參議席 https://www.patreon.com/posts/te-lang-pu-shan-45906881?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utm_campaign=postshare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2021年1月5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從Tesla看中國外交戰略
Tesla周一股價再創新高,事關在周末公布了兩大重磅消息,首先是2020年交付量達到50萬輛,遠勝市場預期;其次為新車Model Y在中國定價33.99萬元人民幣,遠比預計為低,震動全球車業。這兩宗消息背後源自同一因素,就是Tesla上海廠房效率高、成本低,不但能在中國「平價賣車」,更已反過來向歐洲出口新車,印證Tesla兩年前押注在中國建廠大獲全勝。這亦能解釋歐盟為何急於簽署「中歐投資協定」,否則歐洲車廠在最重要的中國市場恐怕「車尾燈都望唔到」。
先講最新數據,Tesla原本把去年交付量目標定為50萬輛,意味着按年增速36%,但一來這個目標頗為激進,二來去年疫情導致美國廠房多番停產,車市也大受打擊,所以Tesla去年上半年交付量僅18萬輛,未及「目標」40%,大行分析師對於全年「達標」看淡,充其量最樂觀只有約45萬輛交付量。
豈料Tesla在周末公布去年交付量為50萬輛,不但順利達標,更遠勝市場預期上限。據分析,此番「驚喜」主要受惠於上海廠房貢獻了約16萬輛產量,已經接近美國廠房產量之50%。
上海廠房造就大贏家
須知道,Tesla上海廠房在2019年1月才動工興建,儘管「極速」推進工程,到2020年1月才正式交付第一輛車,Tesla及外界原本都預算需要循序漸進提升產能,估計全年產量僅約10萬輛,惟最新數據意味着產能爬升超乎理想,特別是在疫潮中,更令人意外。這可說再一次展現中國「世界工廠」之勞動力及產業鏈優勢,配合「趕工狂人」、Tesla老闆Elon Musk,簡直是「姣婆遇着脂粉客」,難怪產生驚人效益。
上海廠房產能勝預期,該廠新車不但供應中國本地市場,更已開始向歐洲出口Made in China新車,實屬Tesla去年交付量達標之最大單一因素。
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最新數字,Tesla上海廠房11月出廠量達2.2萬輛,比10月大增78%,正反映該廠產能突破,卻尚未全面發揮潛力,由於其設計產能為每年50萬輛,兼且去年9月已開始擴建,最多可把產能增至100萬輛。據美國電動車媒體electrek.co引述Tesla內部消息估算,上海廠房2021年產量可達55萬輛,佔Tesla總產量(90萬輛)逾60%,將成為最重要的第一大廠。
追本溯源,在2018年中美關係緊張、「脫鈎論」甚囂塵上之際,中國政府把上海臨港自貿區86萬方米巨型地皮(相當於兩個香港迪士尼樂園),以9.7億元(人民幣.下同)售予Tesla,「半賣半送」之餘,更安排中資銀行向Tesla提供200億元低息貸款,這筆錢相當於建廠成本(約100億元)的一倍,換言之,Tesla可把部分貸款額調到歐美周轉,堪稱「又食又拎」。同時,中央又批准Tesla成為首家100%外資擁有的車廠,毋須跟中資夥伴分享利潤和技術。
政策「超級大禮包」以外,Tesla還着眼於中國的勞動力及產業鏈本土化紅利,據聞上海廠房的本地零件比例(按成本金額計)已達70%,包括最昂貴的電池,現時主要向寧德時代(300750.SZ)採購。
憑着國產化降低成本,Tesla亦能在中國以「超低價」賣車,剛公布其最新SUV車款Model Y在中國定價33.99萬元人民幣,較此前預售價格驟降30%,等同「七折賣車」,不但低於該車款在歐美市場定價,甚至比蔚來、理想、小鵬等中國品牌的所謂「同級數」電動SUV更便宜。
若能以30多萬元買到一輛Tesla全電動SUV,相信沒太多人願付更高價錢去買中國牌子,今次開價對市場的震撼可想而知。內地媒體報道,Tesla公布減價後一日內,在中國已新增逾10萬輛訂單,蔚來官網且一度down機,據估計因為太多準買家「變心」cut單(但蔚來已否認有「嚴重退單潮」,僅稱Tesla減價「帶來一些壓力」)。
歐盟急與華簽投資協定
無論如何,Tesla憑着上海車廠之澎湃產能、低廉成本,相信可在中國市場大有斬獲,尤其擁14億人口的中國,私家車滲透率顯著低於歐美成熟市場,再加上中國政府擺明車馬推動電動車普及,所以國際車業一致認為中國將是最重要的電動車市場,可說是「得中國得天下」。而Tesla率先在中國攻城掠地,不但可進一步擴大規模效益,更能搶佔自動駕駛技術先機。
這亦能部分解釋歐盟為何「力排眾議」,包括不顧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勸阻,急於跟中國簽署中歐投資協定。事關BMW、Benz、Volkswagen等歐洲車廠現已被Tesla電動車步步進逼,更不容在中國這個最重要市場遭到拋離,否則「車尾燈都望唔到」,恐怕連參與競爭的入場券都失去。
中歐投資協定其中一大重點,正是中國承諾大幅度開放汽車市場,包括准許歐洲車廠好像Tesla般全資經營,至於平價賣地、低息貸款、購車補貼等政策優惠,亦「有得傾」,故歐盟即便面對意識形態、人權問題等分歧,再加上美國施壓,仍很難向這些吸引力say no。
中國以往奉行「市場換技術」戰略,不過現時自主研發實力漸厚,「換技術」已非當務之急,中國願意進一步開放市場,乃為了換取繼續融入「國際大循環」,避免「去中國化」成為現實。特朗普執政四年對中國窮追猛打,又呼籲製造業回流美國,始終難阻Tesla赴華設廠成為大贏家,反映中國市場對歐美商界多麼吸引;拜登上台後不論想「圍堵」抑或「脫鈎」,都會面對挑戰,除非有足夠誘因或阻嚇力,說服商界「戒急用忍」。
比特幣突破34,000美元 漲勢延續到2021年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AF%94%E7%89%B9%E5%B9%A3%E6%BC%B2%E5%8B%A2%E6%96%B0%E5%B9%B4%E4%B8%8D%E5%81%9C%E6%81%AF-%E9%A6%96%E6%AC%A1%E5%8D%87%E7%A0%B430-000%E7%BE%8E%E5%85%83-153126387.html 比特幣一度上漲9.8%,至34,792.48美元,比特幣在12月份上漲了近50%,當時它首次突破20,000美元。Guggenheim首席投資官Scott Minerd在12月16日表示,比特幣最終將升至約40萬美元。比特幣在17年大漲之後,出現一年跌勢,跌幅達到83%。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Equity Strategy
Hong Kong: US M0 Up + US$ Down + New Listings =
HSI 32,000 (IV)
4 January 2021
Key Takeaway
The perfect backdrop for HK equities will continue through 2021 - excessively loose
US monetary policy, resilient China growth and a strong RMB. New listings coupled
with an acceleration of HSI constituents should keep a firm bid on the index. We lift
our target price to 32,000.
Our original thesis outlined in June, 2020 (see HK and Greater Bay Area: US M0
Up + US$ Down + New Listings = HSI 30,000) remains intact - indeed, the macro
variables are almost in perfect alignment. Last month’s FOMC saw two tweaks -
the Fed strengthened its forward guidance on QE and despite edging up its growth
forecasts, the policy rate is expected to remain near zero at least until the end of
2023. US money suppl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y-y and there seems to be little
respite for the dollar. In turn, Hong Kong money supply is running at an incredible
90%+ y-y growth rate pushing HIBOR close to record low levels (see chart opposite).
While US monetary policy works by adding or subtracting liquidity into Hong Kong’s
interbank market, the direction of the RMB tilts the risk premium for HK’s financial
markets. A strengthening mainland currency tends to be associated with inflows
into HK’s money markets and an improvement in investor sentiment. As we noted in
China: Repairing the Roof when the Sun Shines, there is a growing probability of a
‘blow-off’ China GDP in 1Q21 (18.2% y-y) as base and seasonal effects coincide.
Inevitably, investors might ask why the HK equity markets didn’t discount all of the
above good news last year. First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capital raising (see chart
opposite). Secondly, HSBC and Standard Chartered are likely to resume dividends in
2021 after the UK regulator gave the green light after they were suspended in 2020.
Lastly, the US election overshadowed HK and China as outgoing President Trump’s
executive orders introduced idiosyncratic risk towards year end. Importantly, no
further economic sanctions were imposed on HK nor any curbs on HK’s banking
operations.
Our theme of an overhaul of the Hang Seng Index (see Hong Kong: An Equity
Investor's Guide to Secondary Listings and China ADRs (II)) may come much
faster than anticipated. Hang Seng Indexes Company Limited (HSIL) published a
consultation paper in late December seeking opinion whether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nstituents to between 65 and 80 in order to have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industries (see page 2 and 3). Overleaf on page 2, we include a preview of the
upcoming HSI rebalancing (we estimate 2 additions China Resources Beer 291 HK
and Ali Health 241 HK, no deletions). On the same page there is a table summarizing
the recent HSI consultation paper. On page 3 we estimate th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inclusion if the constituents were increased to 80. We edge up our Hang Seng
target for 2021 to 32,000 based on unchanged US interest rates, a firm Chinese
economy, EPS growth of ~20% on a PEG ratio of just under 1 and the likelihood of
rising DPS. We remain Bullish on Hong Kong within our global asset allocation.
(Continued Overleaf)
.
HKMA Hong Kong Aggregate Balance Closing (HK$mn)
Source: Bloomberg, Jefferies
HKMA Hong Kong Money Supply M1 HKD (% YoY)
Source: Bloomberg, Jefferies
HK Financial Risk Index (Daily)
Source: Bloomberg, Jefferies
3M HIBOR minus LIBOR (%)
Source: Bloomberg, Jefferies
China Equity Capital Rasing (US$mn, China & HK Exchanges)
Source: Bloomberg, Jefferies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500,000
97 99 01 03 05 07 09 11 13 15 17 19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3
-2
-1
0
1
2
3
4
14 15 16 17 18 19 20
-2.5
-2.0
-1.5
-1.0
-0.5
0.0
0.5
1.0
1.5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將被紐交所摘牌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C%8B%E4%B8%89%E5%A4%A7%E9%9B%BB%E4%BF%A1%E9%81%8B%E7%87%9F%E5%95%86%E5%B0%87%E8%A2%AB%E7%B4%90%E7%B4%84%E8%AD%89%E4%BA%A4%E6%89%80%E6%91%98%E7%89%8C-11609719010 退市對美國總體市場產生的影響可能有限,一是因為大型電信公司最近並非市場熱點,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公司將繼續在香港上市,在那裡他們受到分析師和投資者更密切的關注。美國財政部最近表示,相關子公司的多數股權或控制權加入黑名單。
Читать полностью…中證監:三電訊股美除牌影響微
紐約證券交易所日前公布,因應美國政府的行政命令禁止當地民眾及機構投資與軍方有關聯的中國企業,啟動對中國聯通(00762)、中國移動(00941)及中國電信(00728)的美國預託證券(ADR)退市程序。中證監昨日回應指出,退市對這3家公司衝擊不大。
中證監表示,這3家電訊公司擁有龐大用戶基礎,基本面穩定,在全球電訊服務行業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由於ADR規模不大,合計市值不到200億元人民幣,在3家公司總股本中的佔比最大只得2.2%。其中,中電信僅得8億元人民幣,聯通約有12億元人民幣,其ADR流動性不足,成交量很低,融資功能缺失,即使除牌對公司發展和市場運行的直接影響相當有限。
轟嚴重破壞市場規則秩序
中證監又批評,紐交所的做法是由美國政府針對所謂「中共涉軍企業」的行政命令所引發。美方出於政治目的,完全無視相關公司實際情況和全球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嚴重破壞正常的市場規則和秩序。美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賴於全球企業和投資者對其規則制度包容性和確定性的信任。近期一些政治勢力不惜損害美國資本市場的全球地位,持續無端打壓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體現規則制度的隨意性、任性、不確定性,這是不明智的行為。中證監希望美方尊重市場和法治,多做維護全球金融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周六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事件時稱,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並指美國濫用國家安全、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的做法不符合市場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也令包括美國在內各國投資者的利益受損。
彭博研究發表報告提出,美國下一步或會要求三大中資石油股除牌,其中,中海油(00883)已被美國列為與軍方有關聯企業。目前美國投資者持有的中海油、中石油(00857)及中石化(00386)股票市值約104億美元。
2021年1月4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從「華騰大戰」看2021年科網業
2021年元旦零時零分,內地數以千萬華為手機用戶,突然猶如《家有囍事》李香琴慘叫「世界末日」,皆因他們無法下載《王者榮耀》、《QQ飛車》等騰訊(00700)出品的手機遊戲,華為官方歸咎於騰訊「單方面就雙方合作做出重大變更」。儘管在十多小時後,兩大巨頭似乎「傾掂數」,重新把遊戲上架,但事件相信仍有「手尾跟」。更宏觀來看,這場風波的脈絡如同阿里巴巴(09988)「被反壟斷」,折射出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由「做蛋糕」步進「切蛋糕」時代。
眾所周知,當今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有兩大陣營,一個是蘋果iPhone的iOS,另一個是其餘絕大多數手機品牌(包括三星、Sony、華為、小米等)使用的Google(谷歌)Android系統。iPhone用戶下載程式(包括遊戲)須透過iOS的App Store平台,按規矩蘋果要抽佣30%(例如用戶在遊戲「課金」100元,蘋果淨袋30元),這筆費用被稱為「蘋果稅」(Apple Tax),現已是蘋果公司僅次於賣手機之第二大收入來源,在2019年「徵稅」約500億美元。
「華為稅」博弈掀風波
至於Android系統也有Google Play平台,「稅率」同樣是30%,不過自從2010年谷歌撤出內地市場,Google Play平台被禁止在內地經營,於是華為、小米、OPPO、vivo等採用Android系統的中國手機廠商,就各自搭建程式商店,好似華為的「華為應用市場」、小米的「小米應用商店」,「稅率」則視乎各廠商「牙力」。
據業界消息,華為身為過去幾年的中國手機市場銷量一哥,其「牙力」最強大,「稅率」高達50%。換句話說,諸如騰訊等網遊商辛辛苦苦研發一款大熱遊戲,但多達50%收入須「上繳」予華為。
然而,華為雖是手機品牌一哥,騰訊本身也是中國網遊行業龍頭,2019年遊戲業務收入達1147億元人民幣,坐擁多達58%市場份額,自不會甘心平白被切走「半個蛋糕」。
根據官方聲明,華為指控騰訊「於2020年12月31日17點57分單方面就雙方合作做出重大變更,導致雙方的繼續合作產生重大障礙」。騰訊隨即公開回應,稱「雙方未能如期續約」,導致其遊戲產品遭華為下架。據了解,所謂「重大變更」乃指騰訊提出修訂在2021年跟華為合作的條款,其開價是把「稅率」由50%降至30%,然而到最後關頭仍未能達成共識,以致「一拍兩散」。
有趣的是,華為的聲明還表示「敬佩騰訊遊戲在行業內取得的成就和絕對的市場地位,雖然不贊同但也理解騰訊基於此(市場地位)提出的要求」,這段話似乎暗指騰訊恃着「絕對的市場地位」,向華為施壓要求降低分成比率。有業界人士分析,恰逢內地科網行業「反壟斷」風聲鶴唳,華為隱然把騰訊突顯為「霸道的壟斷者」,將令對方承受政治及輿論壓力,這一記反擊堪稱漂亮。
無論如何,時隔十多小時後,華為重新把騰訊遊戲上架,一場風波表面看似極速落幕,惟暫時未知雙方是否「傾掂數」,抑或僅屬權宜之舉,而兩家公司至今未有作出進一步交代。
講到底,從這次兩大一哥鬥爭,以至阿里早前因「二選一」(要求品牌不准在京東、拼多多等其他電商平台上架)等問題,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立案展開反壟斷調查,還有美團(03690)因為封殺支付寶渠道遭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就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立案審理,在在顯示中國互聯網行業已步進「存量時代」。
逐利鬥牙力 猶恐太鋒芒
相對來說,這十多年「增量時代」,各大持份者都忙着「做大蛋糕」,充其量跟同業競爭搶佔市場份額,未必會跟上下游合作夥伴錙銖必較。惟隨着「蛋糕」膨脹速度放緩,各領域巨頭為維持業績增長,開始向合作夥伴「打主意」,務求在一個蛋糕裏切多一點點。
在「切蛋糕」時代,各巨頭的市場地位愈強,理論上愈有「牙力」優勢,不過強大得若像阿里之於電商、騰訊之於網遊、美團之於外賣App,就可能被視為「壟斷」,物極必反。
科網股於2020年成為「疫市」大贏家,2021年將有3條投資主線,首先是各巨頭「被反壟斷」的事態進展,究竟會遭打到「重傷」甚至「拆骨」,抑或僅屬小懲大戒。其次是着眼於仍有增量空間的細分領域,例如對標美國Snowflake、Palantir的雲計算及大數據應用公司。
同樣值得留意是東南亞市場後起之秀,事關當地「蛋糕」仍處於膨脹期,尤其在RCEP(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後,中等收入群體料將加速壯大,互聯網市場有機會重演中國此十多年快速成長的佳績。